2025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宣布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并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劳动密集且人员流动性大的餐饮行业,素来有着的不缴社保以控制成本的“不成文规定”,社保合规化意味着企业人力成本将陡增25%-30%,一场席卷全行业的生存之战已经打响。
政策核心:刚性红线划定,灰色地带终结
根据最高法《解释》,此次政策要点集中在两大方面:
一、“不缴社保”协议彻底失效。
无论双方协商一致,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任何形式的放弃社保协议均属无效。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
二、不缴社保劳动者可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标准为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请求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新规明确了不管是单位原因还是劳动者原因不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都可因未缴社保解除合同并索要经济补偿金,法律刚性增强。
行业冲击:300万餐饮企业的生存危机
对于本就处于微利运营状态的餐饮业而言,社保新规的落地如同雪上加霜,让不少餐饮企业陷入“不缴违法、缴了亏本”的两难境地:
一、人力成本飙升,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以上海为例,一名月薪7000元的服务员,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保缴费比例约为26%,其中养老保险16%、医疗保险9%、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2%,而目前上海市社保最低基数为7384,每人每月企业需额外支出社保部分约1898元,则一年增加成本2.28万元。若门店雇佣10名员工,每年人力成本将多支出22万余元。
而当前餐饮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5%-8%,新规实施后,仅社保支出一项,就可能吞噬掉近一半的净利润,部分利润微薄的小店甚至会陷入营收覆盖不了成本的亏损困境。
二、行业面临用工短缺+人员流失的双重压力
长期以来,一些餐饮企业依赖不给员工缴纳社保来降低成本,尤其是餐馆服务员、洗碗工、饮品店店员等流动性较大且非核心的岗位。新规实施后的成本上升迫使一些餐饮企业不得不通过减少招聘岗位来压缩成本,而这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用工高峰期人员严重短缺。
另一方面,社保个人缴纳部分需要从工资中扣除,这就直接导致员工到手工资的下降。对于外来务工、中老年群体等更看重现金收入和落袋为安的群体,这种“收入缩水”极有可能会引发员工的主动离职,进一步加剧餐饮行业的人员流失。
双重压力下,餐饮业的用工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据行业预测,新规实施后,餐饮业用工缺口可能达到200万人。相较于目前缺口的160万人,比例直接突破20%!
三、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行业加速洗牌
相较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门店规模较小的中小微餐饮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弱。这类企业多依赖夫妻店、家族经营等模式,利润微薄且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新规实施后,他们不仅要承担额外的社保成本,还需要应对社保申报、缴费等流程问题,无疑增加了门店管理的难度和负担。
部分中小微企业可能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倒闭,而大型连锁企业凭借规模化优势、完善的用工体系,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新规挑战,进而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1-2年内,餐饮业将迎来洗牌期,中小微企业的淘汰率可能达到30%。
破局路径:三大核心策略,助餐饮企业破局重生
面对社保新规带来的冲击,逃避不是办法,唯有主动转型才能生存。结合头部餐饮企业的实践经验与政策导向,我们总结出三大核心破局策略,帮助企业优化用工结构、降低运营成本:
一、用工模式升级:从单一全职到灵活多元化用工。
根据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日均工时≤4小时,周累计≤24小时)仅需缴纳工伤保险,成本仅为社保全额缴纳的10%左右。餐饮企业可以在用餐高峰时段和寒暑假餐饮业旺季时,招聘兼职员工缓解用工高峰期的压力,同时还无须缴纳社保。
例如某奶茶店在每日高峰时段10:00-14:00雇佣2名兼职员工,每周工作5天(20小时),企业每月仅需为每人支付20多元工伤保险费用,比全职缴纳社保节省超过2000元。但该模式下需要遵守兼职的用工时长要求,一旦兼职员工周工作时间超过24小时,就有可能会被认定为全日制劳动关系,那么企业将面临补缴社保及滞纳金的风险。
此外退休返聘浪潮兴起,银发劳动力也正成为餐饮业的新宠。餐饮企业可以招聘已办理退休手续且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并与他们签订《劳务协议》来避免承担其社保费用。麦当劳等大型连锁企业已将退休返聘作为长期政策,退休人员占员工总数约5%。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退休人员因为年龄较大,工作中发生意外的风险相对较高,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购买商业意外险或雇主责任险来增添额外的保障。
二、非核心岗位外包:释放管理压力
餐饮企业可以将保洁、洗碗、切配菜等非核心岗位全面外包给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由第三方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企业不仅将事务性的工作外包出来,释放核心岗位价值,还降低了员工的管理成本,同时规避用工风险。
三、智能化转型:用科技替代人力,降低成本依赖
餐饮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与系统,优化运营流程,减少对人工的依赖,从根本上降低人力成本。
一些头部餐饮品牌已经进行了引进自动化设备的尝试,例如徽菜品牌小菜园自2023年起在门店配置炒菜机器人,单台设备可替代数名厨师工作,尤其在高峰时段,一名操作员可同时监控多台设备运行。奶茶饮品类品牌也在广泛使用自动制茶机、自动摇臂、智能分装设备等,替代纯人工操作,提高店面的出餐效率并且能够保障出品标准化。同时,自助点餐系统的普及也能使前台人员减少30%-50%,顾客通过扫码点餐既方便快捷又能降低企业人力依赖。
引进智能排班系统等数字化管理升级,实现人力配置的精准匹配。传统餐饮企业常采用固定排班制,容易导致低峰期人力闲置、高峰期人手不足的问题。而智能管理系统可分析历史客流数据,预测不同时段、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客流量,动态调整员工班次和工作时长。
作为全球人力资源数字化综合服务商,今元集团深耕人力资源服务领域10余年,始终将创新视为核心驱动力,依托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数字化生态优势,打造智慧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新范式。聚焦业务外包、招聘流程外包、岗位外包、社保服务、薪酬管理、企业商保及员工体检、企业领导力培训等专业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形成从人才获取、组织发展到跨境管理的企业发展全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闭环,全方位赋能企业高效增长。
今元集团旗下今元人才采用全景式、全链路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及SaaS+HRO的服务模式,依托系统化、模块化、专业化、定制化的人事管理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社保服务、薪酬管理、劳务派遣、岗位外包等服务,有效帮助企业处理事务性问题,提升组织效能,激发组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