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因限制劳动者离职后的就业范围,而对劳动者做出的补偿。补偿以劳动者在离职后不从事与用人单位相竞争的业务为支付前提,通常自劳动者离职之日起按月支付。为了更好地维护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共同利益,还有哪些竞业限制的相关知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呢?今元集团带你一起来看。
小案例:
严某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工作,2017年入职时签署了《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在岗三年,公司按月根据严某的出勤情况向他支付保密费,作为严某离职后一年内保守公司商业机密和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补偿。2020年,公司与严某终止劳动合同,并支付了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但是严某提出公司要支付他离职后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
最终,仲裁委支持了严某的要求,公司支付了2020年8月1日到10月31日期间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1.哪些员工需要需要竞业协议?
企业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劳动者掌握或知悉公司商业秘密是适用该规定的重要条件。因此,公司首先需确定商业秘密的范围,比如客户资料、核心技术等,以此确定接触该商业秘密的人员需要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2.竞业限制何时生效?
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也就是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
3.未约定补偿金是否有效?
当双方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义务,尽管未约定经济补偿,只要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双方都可以协商确定经济补偿的金额。
4.月工资中包含补偿是否有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明确规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可见竞业限制补偿金是公司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合同之后,按合同约定对劳动者在竞业限制期间的补偿,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月工资中发放无效。
5.如何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员工: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有权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
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但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有权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今元集团是全球人力资源数字化综合服务商,深耕行业10余年,服务辐射全球。作为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领域领军企业,已为85000多家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深耕业务外包、招聘流程外包、岗位外包、社保服务、薪酬管理、人才派遣、企业商保及员工体检、企业领导力培训等专业服务,旨在帮助企业解决从招聘到员工管理的全链路难题。
更多关于劳动法规知识,关注今元集团一起学习!